“北国江南”稻谷香 晋祠大米传承3300年

  中新社太原10月25日电 题:北国江南稻谷香 “晋祠大米”传承3300年

  作者 杨杰英 高雨晴

  金秋稻飘香,素有“北米之最皇家贡品”美誉的晋祠大米进入丰收季。

  连日来,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轰鸣的收割机在稻田中穿梭,农户正抢抓农时收割水稻。

  晋祠大米有着3300多年的种植史。在中国古代典籍《尚书》中,有“晋献嘉禾”的记载,描述了晋祠大米作为贡品进献宫廷的情形。直至晚清时期,晋祠大米仍是皇家贡品。

  作为晋祠大米种植的主产区,晋源区王郭村今年种植了1500亩水稻,比去年增加了近300亩。

  “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村民种水稻的积极性提高了,可比在外面打工强得多。”王郭村村委会副主任王秋生说,明年将继续优选优种,提升产量。

  在不远处的晋祠农场加工车间,金黄的稻粒经过脱壳、筛选、色选、封装等一系列工序,颗粒分明、米色微褐的晋祠大米加工完成,即将打包装运。

  山西晋祠大米集团主要负责晋祠大米的种植和深加工,在承包500亩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选种优良品种,大米品质逐年提升。

  山西晋祠大米集团负责人郭志文介绍,下一步,计划投入1600万元(人民币,下同)建设35亩的晋祠大米深加工基地,以“公司+农户”的方式,生产大米和米醋、米酒、元宵、糍粑、糯米等衍生产品。

  “我们要用好集团的10多个电商团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晋祠大米的品牌推广,全方位展示碾米、酿醋、酿酒等流程。”郭志文表示,要做强产业链、完善供应链、配置要素链,让农业兴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强起来。

  近年来,晋源区围绕晋祠大米品牌创建,实施晋祠大米提质振兴计划,通过选育良种、培育良田、施用良肥、推行良法,重塑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再现“禾稻之美,甲于通省”的壮美景象。

  晋源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任利花介绍,晋源区累计下拨各类补贴资金5696万元,采取推广有机种植、强化品牌打造等一系列提质增效举措。在资金、政策、技术等扶持引导下,晋源区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连年增长。

  目前,晋祠大米种植主要集中在晋祠镇赤桥村、花塔村、王郭村等10个行政村,种植面积达3300亩,亩产量突破1000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