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基层干部身处农村第一线,工作在最基层,承担着维护农村大局稳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也站在推动乡村振兴的最前沿,应当牢记职责和使命,紧紧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义,争当“引路人”“主心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围绕“稳”字抓粮食生产,当好乡村振兴“旗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供给事关重大,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乡村振兴基础中的基础。基层干部要练就一颗“大心脏”,要从动真碰硬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做起,朝着最为复杂、最受关注、最难解决的问题“开刀”,坚持做一碗水端平的真事实事;还要锚定粮食生产,坚持走到“田野间”,磨出一手“硬茧子”,不断学习提升农业生产技术,锻造一身“硬身板”,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创新实干、尽心尽责,争做乡村振兴的“领头雁”“排头兵”。
围绕“优”字抓现代农业,发展乡村产业“壮体”。没有兴旺发展的现代农业,乡村振兴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层干部要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基础上,科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农业增长方式,打破传统农业思维,制定“你无我有、你优我特、你特我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提高耕地附加值,增加土地含金量,突出规模效应,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使“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建设高质高效现代农业,带动群众发展致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围绕“美”字抓乡村建设,推进乡村建设“塑形”。基层干部要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牢记乡村振兴这个“第一要务”,抓住人居环境这个“牛鼻子”,突出党建引领总抓手,筑牢发展基石,点燃美丽乡村“强引擎”;把握“亮化工程”这个着力点,立足农家院落实际,解决群众“夜行难”问题;注重垃圾整治这个“落脚点”,真正做到零死角、无遗漏,助力乡村“焕新颜”;强化“厕所革命”这个关键点,树立“小厕所、大民生”理念,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下大力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乡村,让乡村颜值大提升,不断擦亮乡村振兴底色,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围绕“活”字抓农村改革,加强乡村治理“铸魂”。在汹涌澎湃的城市化大潮冲击下,大量农村中青年到城市找活路,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这极大地“撕裂”和“解构”了传统的“乡村共同体”。乡村治理在于“人”,唯有破解“没人”难题,方能推动农村改革。基层党员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利用本地区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抓农改,扶贫不如扶智,通过招商引资、发放低息贷款等方式优化营商环境,既要培养本地人才,发展新型职业农民,还要引进或者邀请外来人才,诸如农业技术专家、农产品销售专家、带货主播等。通过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使其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中来,提高人才返乡创业积极性,这样才能为乡村发展带来持久的活力。(作者:袁梓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