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已建60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上半年完成约1.6万件维权案

  北京9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9月6日透露,目前,已在全国26个省(区、市)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60家,今年上半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完成维权相关案件约1.6万件,受理专利预审案件6.4万件。

  国家知识产权局当天下午在北京举行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张志成发布该局最新完成的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并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等情况回答媒体提问时作上述表示。

  他说,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知识产权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和重要支撑,已经成为产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必不可少的竞争手段。同时,知识产权具有专业性强、复杂性高的特点,知识产权维权周期长、成本高。随着中国企业主体创新发展步伐的加快,对于知识产权快速保护、协同保护、高效保护的需求显著增加。

  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地方和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与地方共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省、市优势产业,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目前,已在全国26个省(区、市)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60家,其中西部地区保护中心数量有8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是实现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的重要载体,一方面,面向区域内重点产业提供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和快速维权,推动创新主体的权利获得和权益维护全面提速;另一方面,提供专利导航、协助行政裁决、维权援助等综合性服务,为司法办案、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平台,助力实现知识产权保护资源集成和协同保护。

  张志成表示,目前,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业务正在不断拓展,专利权评价报告预审等试点工作有效推进,商标受理窗口、商标巡回评审庭也在逐步落户。知识产权的快速保护、协同保护、高效保护,依托保护中心“一入口多通道”的纠纷快速处理模式正在加速实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完成维权相关案件约1.6万件,受理专利预审案件6.4万件,有效满足了创新型企业的需求,服务满意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并持续提升。

  国家知识产权局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布局建设,加强运行管理,促进能力提升,推进业务拓展,充分发挥“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资源汇聚优势,更好服务创新主体和社会公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针对媒体关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审结首批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的提问,张志成回应说,2021年6月1日,修改后专利法正式实施,赋予国家知识产权局处理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专利侵权纠纷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央事权,这是在知识产权领域重大改革举措。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此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及时建章立制,形成工作机制,力求充分发挥行政裁决快速、专业的优势,及时有效维护权利人权益。

  他认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审结的首批案件聚焦知识产权保护领域难点问题,高效作出裁决,责令被请求人停止侵权行为,充分发挥了该局在专利保护方面的专业优势,体现了行政保护的效率,获得普遍认可,为维护权利人和社会公众合法权益、及时制止侵权行为拓展了新渠道。

  国家知识产权局下一步将继续履行好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这一法定职责,固化有益经验,推动工作不断深化细化:一是办实、办细、办好一批有典型性和影响力的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有力震慑侵权违法行为,同时加强对地方行政裁决案件办理的指导,推动形成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一盘棋的良好局面。二是切实提升行政裁决办案能力,持续推进技术调查官制度和队伍发挥效能,完善检验鉴定机制,加强对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办理的技术支撑。三是织密织牢知识产权保护网,推动与有关管理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强化行政裁决执行见效,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秩序,为塑造良好的创新和营商环境提供有力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