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大国粮仓根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夯实大国粮仓根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本报特约评论员

  今日社评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粮食安全的全局性重要意义更加凸显。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目前情况来看,地缘政治冲突导致俄罗斯和乌克兰粮食生产对全球的影响加大。对此,不少国家出台了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进一步加剧了供求矛盾,全球粮食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我国持续加大稳定粮食生产的措施,已经连续7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库存比较充裕。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眼下,正在夏粮主产区推进的麦收农业科技水平提升、生产方式转变、综合产能提高的成效凸显,夏粮有望实现较好的收成,为全年的粮食丰收打下较好基础。

  仓廪实,天下安。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为了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力改善农田水利灌溉条件;累计投入农机购置补贴2051亿元,持续推动农机装备水平向高质量发展;启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围绕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全面推进民族种业振兴。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粮食安全的全局性重要意义更加凸显。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同时要确保农田必须是良田,为稳定保障粮食产能进一步夯实基础。要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要牢固树立大食物观,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让人们不仅追求吃得饱,还要追求吃得好、吃得健康。

  近两年来,受全球极端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世界粮食安全遭遇重大挑战。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每年全球粮食从生产到零售全环节损失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0%以上。这个损失降低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产2700多万吨粮食,够7000万人吃一年。显然,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是有效防范和应对粮食危机的重要途径。同时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粮食增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要进一步提高粮食产能,节粮减损无疑是重要抓手。

  从现实来看,粮食从生产出来到摆上餐桌,过程很长,每一环节都存在损失浪费。当前要坚持增产与减损并举,将“节粮减损等同于粮食增产”的理念贯穿到生产、收获、储存等多个环节。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并行,在全链条多环节开展节粮减损行动,瞄准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综合施策,加快构建“产储运加消”全链条减损体系,为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