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买很后悔,买了更后悔。”喜欢买包包的张女士,聊起自己用信用卡买包的经历很是无奈。
2021年底,张女士在香奈儿专柜碰到自己的“梦中情包”,咬咬牙还是决定将它拿下了。“2019年的时候3万多没舍得买,后来发现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从4万多涨到5万多。”眼瞅着就要逼近6万元“大关”,张女士坐不住了,一咬牙刷了信用卡。
当时临近春节,购买欲强烈的张女士信用卡可透支额度已不多,但一条“您的个人额度已调整至XXXXX元”的短信,让张女士的心思又活络起来。“我算了笔账,如果账单分期的话,咬咬牙还是能承受得住的。”犹豫片刻,张女士爽快地刷了卡,沉浸在新包到手的喜悦中。
临额失效,还款时“傻眼”了
银行提醒:临额不享受循环信用
一个月后,张女士收到账单推送时惊出一身冷汗。“最低还款额远远超出我的心理预期。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提额的部分是临时额度,超过有效期后将自动失效,当期账单需要全额还款,这是我不能承受的数额。”
张女士对记者坦言,如果早知道这是临时额度,一定不会买下这个包。面对这份“奢侈”账单,张女士无计可施,只能将刚刚到手一个月的新包“变现”,“万幸损失不大,就当买了个教训吧。”
张女士的经历,并不是个例。
某城商行信用卡专家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关于信用卡延期还款和逾期咨询的用户较往年增多,“信用卡临时额度,只是其中一小块内容,不少人以为临时额度与固定额度无异,这样的误解容易出现后续资金无法承接的问题”。
据介绍,大多数银行发卡时,除了会给持卡人固定的可透支额度,往往会酌情增加一个较短期限的临时透支额度,以防出现持卡人发生紧急情况时额度不够用的情况。这就是“临时额度”。需要注意的是,临时额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临时额度具有有效期。临时额度本身就是有使用期限的,一般为1至3个月。超过有效期将自动失效,恢复到信用卡的原始额度,因此使用时需做好资金计划。
二是临时额度不享受循环信用。大部分银行的临时额度不像信用卡固定额度一样,可以进行循环使用,或选择分期或者最低还款额还款。这也是说,它必须在当期账单中全部还清。不少人会为了应急使用临时额度,而到了还款日又没有足够资金偿还致使逾期。
三是临时额度可能不免息。由于各家银行规定不同,有的银行调高额度不享受与普通额度一样的免息待遇,持卡人使用临时额度的当天起就开始计收利息。也有部分银行会根据情况设置免息天数,若超时限或没有一次性足额还款,那么银行将收取费用,严重的可能影响持卡人的信用记录。
对此,该专家提醒广大市民,信用卡消费要充分考虑自身经济能力,量入为出莫逞强,切不可迷失在“短期财务自由”的幻觉里;使用信用卡时,要做好个人或家庭资金统筹规划,珍惜额度,合理负债不越线,莫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债务怪圈。
监管部门分享案例
他这样一步步深陷其中
众所周知,信用卡已逐渐成为当代社会最常用的消费工具之一。无论是购物、就医还是日常生活消费,信用卡都可以提供便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压力。它支持“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手续简单、付款轻松,花式优惠活动层出不穷,诸多好处不言而喻。正因如此,现实生活中不乏消费者过度依赖信用卡透支消费,将其当作“摇钱树”,深陷其中。
今年8月,央行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一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926.76亿元,环比增长7.71%,创出季度新高。
据了解,信用卡逾期是最为普遍的现象,监管部门向记者分享了以下典型案例:
市民张某2021年9月办理某银行信用卡,2022年2月刷卡消费3万元用于购买奢侈品。因账单金额较高他办理了12期分期还款,加上其他消费和分期,每月需还款的金额约为8500元。
2022年3-6月张某均正常还款,2022年7月他无力按期归还信用卡欠款。张某在网上看到传言说疫情期间信用卡欠款不用偿还,于是在没有同银行机构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自行开始每月小额还款,且故意躲避催收。
于是,银行按照规定将张某的逾期记录上传征信。之后张某在其他银行办理贷款时,被发现信用卡存在连续逾期的情况,贷款申请被拒绝。
本案中张某超出自身还款能力使用信用卡消费透支,后无力偿还从而产生逾期。信用卡逾期后,张某没有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没有同银行协商处理后续还款事宜,而是通过各种手段逃避银行催收,导致事态恶化。
信用卡“不良率”上升
银保监提示:珍惜金融信用,理性消费
为此,浙江银保监局风险提示:市民要珍惜自身的金融信用、合理认识分期还款和坚持理性消费。要规范、安全使用信用卡,消费者需做到“四个务必”:
一是用途务必要规范。信用卡只能用于个人消费,不能用于理财投资、生产经营等非消费领域,不能用来购买房地产、证券、基金、理财等产品,否则银行机构可能会停止卡片使用。
二是用卡务必要谨慎。不要将卡片交于他人使用,不要通过非正规渠道进行套现或刷卡交易,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链接、图片和二维码等,不要对外透露卡号、密码、有效期、安全码、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三是风险务必要留意。不要设置生日、证件号、简单数列组合等简单密码,卡片遗失要立即联系银行进行挂失,收到刷卡高风险异常及高风险提醒,要及时联系银行进行挂失换卡。
四是信息务必要准确。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及地址等更新时要及时主动联系银行进行修改,确保同银行联系渠道的畅通,避免发生突发事件后不能及时处理,导致资金损失。
记者 何慧婷 陈晔 通讯员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