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情旱情叠加,如何应对?

  央视网消息:在连续发布了12天高温的红色预警之后,8月23日下午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气象预警中把红色降级成了橙色,而且高温的区域范围相比以前也有所缩小,今年的高温天气终于开始逐渐散去,只不过它还要再盘旋一周左右的时间。

  随着高温的逐渐退去,可以看到其他的天气预警却陆续出现了,比如说干旱的预警,有的地方就已经出现了中到重度的气象干旱,有的局部甚至是特旱,这是干旱。还有暴雨,北方的新一轮强降雨已经逐渐起势。另外还有台风,9号台风正在向广东逼近,很显然从全国范围来看,接下去要面对的局面会更加复杂。怎么去面对这种各种天气因素叠加的复杂局面?首先从川渝的情况开始说起。

  8月18日15时24分,当重庆北碚国家站的监测气温升至45摄氏度,今年川渝地区的高温就开始不断刷新着气象纪录。截至今天,重庆主城区已经连续16天超过40摄氏度,也创下当地最长的40摄氏度加纪录,被晒化的柏油路,土豆晒成了薯片。这几天,网友们上传的视频也展示着今年的重庆到底有多热,而汛期反枯现象也导致流经重庆主城区的嘉陵江水位明显降低。

  川渝地区高温迟迟不退,与嘉陵江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四川乐山大佛脚下的三江汇流处。

  8月23日的全国高温排行榜,前10名中,四川和重庆依然占去了9席。而持续的灾害性高温天气之下,如何保民生、保运转,也是两地应对能力的大考。当前,重庆电网最大负荷已达历史极值,电力保供必须让电于民。8月21日起,重庆全市所有区县每天20时后关闭景观灯饰,包括重庆著名的城市民俗景观洪崖洞。除此之外,重庆市各大商场也在最近一两天调整了营业时间。

  城市需要节电保民生,农村除了抗高温,还要抗旱,抓秋收,正在收获季的农田需要争分夺秒。在四川绵阳紫河镇大胜寨村村民林平的五亩稻田,一台联合收割机正在紧张作业,10多名邻居也来帮忙。

  高温何时退去,川渝地区何时才能迎来降雨,大家都在以急切的心情等风来等雨来。来自中央气象台的最新预报,28日起,四川中东部、重庆中北部等地将有明显雨势,另外为驰援重庆增雨抗旱,8月23日下午4时,中央气象局已经调派一架高性能飞机抵达重庆,一旦降水天气系统进入重庆境内,将与重庆全市的107门高炮、96台火箭联合“出击”,向天索雨。

  针对川渝遭受的旱灾,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启动了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到灾区实地查看灾情。

  董倩:方司长您好,这两天您去过什么地方?看到的是什么情况?

  应急管理部救灾和物资保障司一级巡视员 方志勇:今天我们在绵阳的延平和遂宁的有关地方查看灾情旱情,从查看到的情况来看,这个地方这两天温度还很高,今天的温度就到40摄氏度以上。从我们沿途看到的情况来看,农作物特别是山地,大面积的玉米枯萎绝收,能收到一点的也是比较干瘪的,淀粉很少,山区鱼塘也比较干涸,群众饮水比较困难,一部分群众需要专门送水来解决他们的饮用水问题。从本轮旱情来看,一个是高温天气极端性强,第二个降水量偏少。从今天了解的情况来看,干旱造成了四川大概有20个市125个县600多万人受灾,需要旱灾救助的105万,群众饮用水困难需要救助的有90万。

  董倩:方司长,我想了解一下,您刚才说到了很多数字,如果我们从这个范围上来看的话,在这样的一个受灾地区最困难的受灾地区是在什么地方?另外最困难的受灾人群是哪些人?

  方志勇:从目前情况来看,四川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川南、川东和川东北等地,其中广元、南充等地是最为严重的。为什么它们这个地方重呢?一个是温度比较高,特别是长江沿线温度特别高,达到了40多摄氏度。广元、南充这边主要是山区,农业人口比较多,离水源也比较远,所以受灾的程度就比较严重,因为山地受灾比较严重,灌溉不到,主要靠天吃饭,所以受灾的影响比较大一点。受灾最严重的群体有三类,一类是居住在山区,离河流较远的群众,因为他们离水源比较远,所以饮用水相对比较困难。第二类特殊的群体,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还有部分特殊的群体,他们因为人老体衰,很难去挑水来解决饮水困难,第二部分人需要政府提供帮助,第三个部分主要是类似种植业大户和养殖业大户,因为种植养殖业他们需要用水比较多,水源不够的话面临比较大的困难。

  董倩:方司长,刚才您也提到了最困难的地区和最困难的人群,那么工作组此行能够为他们解决一些什么实际的问题?

  方志勇:针对四川、重庆以及湖北,我们都启动了干旱的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到前方来,一个是了解地方开展工作的情况,第二个就是核查统计,要求地方做好受灾的统计上报的有关工作,第三个是向地方提出建议,要求他们加大对受灾群众的投入力度。下一步我们中央也要投入资金,协助地方来解决受灾群众的饮用水等方面生活的困难问题。

  董倩:如果我们看天气预报的话,这个周末川渝地区将有一个降雨过程,那么这个降雨会对这种旱情有多大程度上的缓解?另外那么即便是下雨,您能提出来的对当地的提醒是什么?

  方志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因为这个旱灾程度比较深,我想下一步不知道降雨量有多大,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要继续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始终把保障居民生活用水放在优先位置,统筹考虑农业用水保粮保丰收,做到做细做实救灾救助的相关工作。第二个方面就是要提前谋划旱涝急转的防范应对工作。另外降雨量比较大的话,因为前段时间旱情比较重,要是土壤比较松了,可能会产生一些地质灾害等等这方面的一个情况,存在洪涝地质灾害的风险。所以当地要做好预案和各项准备工作,谨防旱涝急转,影响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中心利用高空卫星对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进行了遥感监测。数据显示,湖体面积明显“缩水”,整个水体面积缩水到600平方公里以内。

  通江水体面积从4000平方公里缩小到不到600平方公里,仅仅过去4个月,这两张卫星遥感图分别是今年4月和8月22日拍摄的鄱阳湖,对比明显。

  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工程师 杜磊:鄱阳湖整体上萎缩非常厉害,水面变窄了很多,同时水的颜色也从二季度的蓝色变成了淡黄色,在鄱阳湖的北部,鄱阳湖和长江的连接处水面也明显变窄,湖底露出形成沙洲,整个北部由于湖面萎缩,湖区甚至形成的像一条河。

  一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8月21日,监测水体面积为1010平方公里,与近10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减小约67%,达到近10年最小值。

  岳阳市水利局 四级调研员 陈伟力:正常情况下,这个(位置)水位往常年应该是28米左右,从7月8号连续下降7米多,差不多一个半月时间,现在水位这么低,直接像我们岳阳市有200多万亩耕地直接受到影响。

  严峻的旱情何时可以得到缓解。8月22日,来自湖南省水利厅的信息,综合分析研判,未来一周湖南湘中以南局地旱情会有所缓解,其他地区旱情可能进一步发展,但发展势头趋缓,旱情形势依然严峻,总体仍然可控。

  湖南省气象台预报,8月24日起湖南将迎来降温降雨,高温将明显缓解。另据中国气象局预测,8月24日起南方大范围持续高温也将逐步解除。今天是处暑,相比南方,北方不少地方已经感受到阵阵凉意,但是防汛之弦却需要紧绷起来。

  上周末,河北的110个站点就测得了大暴雨级别,石家庄城区发生城市内涝,周边有农田被淹。同样是上周,刚刚发生过大通县山洪灾害的青海,周末又接连发出了暴雨红色预警。

  当前北方部分地区强降雨过程不断,新一轮强降雨区域与此前高度重叠,尤其是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等省份,相关地区发生洪涝地质灾害的风险增大。

  8月21日,国家防总和应急管理部就在防汛抗旱会商调度中发出了警示,要求紧盯薄弱环节,紧盯中小河流、中小水库、山塘淤地坝等防御重点,加强山丘区施工营地、旅游景区、重点区域过往车辆的管控,及时果断转移危险区群众,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董倩:张先生,今年的防汛抗旱的局面跟往年相比有点颠倒过来了,以往是南方汛情,然后北方是旱情,今年彻底是颠倒过来了。那么根据你们掌握的这些复杂的局面,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应急管理部应急指挥专员 张家团:当前全国防汛抗旱形势总体来看确实依然非常复杂严峻。北方地区降水频繁,局地暴雨强度大,洪涝灾害不消停,长江流域持续高温热浪,旱情持续发展,华南地区台风又将来临。防汛抗旱工作的一些重点,一个是要做好北方新一轮降雨过程的防御,这轮强降雨主要落区在西北东部山陕区间,与前几轮的降雨重叠性高,自在性强,防御难度大。第二个是新疆、辽宁部分河段超警超保时间长,巡查防守任务重,防洪安全风险高。第三是长江流域高温干旱影响范围广,时间比较长,抗旱保供水保秋粮生产任务重压力大,还需要加强抗旱力度。第四是今年第九号台风预计24日凌晨移入南海东北部,25日在广东的沿海登陆,需要加强防御。

  董倩:从8月11日的时候,长江流域6省就启动了抗旱Ⅳ级应急响应,长江流域的旱情现在是一个什么情况?

  张家团:7月份以来,南方地区遭遇罕见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特别是长江流域旱情迅速发展。当前长江流域的旱情有四个特点,一是降水严重偏少,7月份以来长江流域平均降水量141.2毫米,较常年同期少48.2%,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二是高温日数多,流域平均高温热度25.6天,部分地区超过30天,较常年同期多了14.1天,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多。三是江河来水少,7月以来长江干支流来水量较常年同期少了二至八成,上中游来水量为1949年以来同期最少,三峡来水少四成,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这些水位较常年同期低5.2到7.9米,为历史同期最低。四是旱灾影响范围广,目前流域内农作物的受灾面积5550万亩,饮水困难人口340多万人,部分省市因为水电站发电减少,缺电严重。

  董倩:刚才您说的是长江流域的旱情,从国家防总昨天的一个应急响应,我们可以看到,对江苏、河南、贵州、陕西,往北也启动了抗旱Ⅳ级的应急响应,这说明什么问题?干旱在蔓延吗?

  张家团:这说明当前旱情相对倾斜的省份还在发展,需要加大抗旱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抗旱工作。那么当前抗旱工作的重点一个是确保城乡供水安全,二是保障秋粮作物的灌溉用水。好的消息是什么呢?根据气象的预测,从24日起,江南等地高温逐渐减弱,26日起陕西的南部、四川的西部和北部等地降水将明显增多,这对缓和旱情非常有利。另外旱区当前水库的蓄水总量应该说是接近常年,各地都在采取多种应急措施,尽量多提、多引、多调、多拉抗旱用水,像江苏省超运长江水就达到191亿立方米,旱区各地的消防队伍也为饮水困难的群众拉水送水达到2.9万多吨。

  董倩:张先生,刚才我们说的是旱,接下来我们再来关注一下北方的涝。那么北方在未来一段时间哪些地方的防汛压力是比较大的?另外一个在过去青海大通发生山洪灾害,对山洪的这种防御您有什么样的提示?

  张家团:7月份以来,西北、华北、东北部分地区反复出现降水,虽然每次范围都不是很大,但局地雨强大,而且间隔的时间短,目前很多地方土壤的含水量已经饱和,根据气象预报近日北方又有一轮新的降雨过程,其落区与前几轮降雨重叠,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和险情。另外就是新疆、辽宁的部分河段长期超警超保,巡查防守和应急抢险任务繁重,为此相关地区要高度警惕,进一步压实防汛各项责任,将这个预警信息传递到每一个责任人,危险区域群众要及时转移妥善安置,要把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水库、塘坝和淤地坝的安全、中小河流洪水、城市内涝作为防御的重点。另外对于刚才您提到的大通县发生的这种山洪灾害的防御,应该说今年在汛期这个方面还是暴露了不少问题,全国发生了多起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因此建议相关地方一要强化临灾的预警叫应机制的落实,尤其在夜间,要在接到重大雨情汛情预警信息后,要通过电话等各种通讯手段叫应基层防汛责任人,要向公众广泛发布安全提示信息,确保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落地。二是要完善和改进防汛应急预案,尽量做到预案一张纸,转移路线一张图,危险区人员一张表,让干部群众一目了然。三要加强重点群体和场所管控,汛期要加强对旅游景点、危险地段、施工工地、涉水道路的管控,让民众远离危险区域。同时在这里也提醒大家,汛期要加强个人防护,强降雨期间减少出行,远离灾害风险。

  董倩:这个夏天人们共同的感受就是真的太难熬了,好在随着处暑节气的到来,这个难熬的夏天终于要熬过去了。经过了这样一个难过的夏天之后,人们自然期望明年的夏天、后年的夏天可千万不要这样了。可是老天爷这些年的这种表现,尤其是它异常的表现,气候在不断变暖,谁也保证不了明年会不会还是这样。所以在面对气候的这种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人们必须要拿出智慧和行动,想出办法来去面对,去应对这一次一次不断出现的天气异常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