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清水塘大桥主拱顺利合龙

  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 张文晖)随着主拱合龙段最后一个高强螺栓施拧完成,株洲清水塘大桥主拱于11月13日顺利合龙,大桥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在距水面120米高空,将重量相当于1.5万辆小轿车的钢结构搭建成一座拱桥,绝对是我难以忘怀的经历。”中交三航局株洲清水塘项目常务副经理霍振东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施工人”,可一说起大桥主拱的建设过程,感慨颇深。

  据了解,株洲清水塘大桥由中交三航局承建,大桥北起清水塘大道,上跨清霞路,往南越过湘江,对接珠江北路落地,道路全长2.85公里,其中桥梁段长度2.175公里,主桥采用中承式钢桁架拱桥结构,主跨408米,上层为机动车道,下层为人非景观通道,位列同类型桥梁世界第六、中国第三、湖南第一。作为株洲市第八座跨湘江大桥,株洲清水塘大桥将成为连接石峰区及天元区、加强长株潭城市一体化的新动脉。

  弧形设计的株洲清水塘大桥在两岸公园映衬下,还未动工时就已被市民称之为“最美湘江大桥”,可“美”只是大桥表象,“难”才是它的真实面貌。中交三航局在建设过程中坚持精细化突破技术壁垒,展现大跨度拱形桥梁的核心优势。

  清水塘大桥全桥钢结构重约3.2万吨,主墩墩顶共设置4个万吨级支座,支座设计制作工艺复杂,安装滑移工序繁琐,可实现竖向10万千牛承载、桥梁纵向正负90厘米滑移、0.02弧度转角配合主桥钢结构安装。

  主桥上部钢桁拱由箱型和工型杆件组成,杆件之间由高强螺栓连接而成。整个钢桁架由3000多个杆件,64万套高强螺栓栓接而成。其中,杆件配孔为33毫米,高强度螺栓直径为30毫米,意味着安装精度误差必须控制在3毫米内,在团队高标准精细施工中实现栓接0返工。

  大跨度钢拱桥安装通常采用缆索吊机或爬拱吊机等进行悬臂架设,国内现有爬拱吊机为360度全回转单吊点吊机,施工工期相对较长。项目建设团队结合大桥实际情况,创新性提出一种新型桁架式爬拱吊机构思。该吊机设置4个吊点,各吊点可纵横移动,并多点同步提升。基于新型爬拱吊机,创造性地提出“拱上吊梁”的大型钢桁架拱桥施工新思路,形成可复制粘贴的经验在同类型桥梁中应用。

  项目开展了大跨度钢桁架拱桥施工控制理论技术研究、桥梁全寿命周期健康监测系统技术研究、BIM技术+智慧工地在大型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新型斜拉扣挂系统设计制造技术研究等三类十一项科研攻关课题。《一种下挂人非施工工艺》等4项发明专利和《一种斜拉扣挂系统》等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系列科研活动为项目精益建造提供技术支撑。截至目前,项目部发表科技论文19篇,在大型桥梁施工仿真分析、特种设备研发等方面,已初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