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第三极吸猫”:可卫星“捕捉”,可变身“捡屎官”

  中新社青海海北州8月13日电 题:Z世代“第三极吸猫”:可卫星“捕捉”,可变身“捡屎官”

  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

  不同于宅家“吸猫”,一群“Z世代”正在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吸猫”。而此猫非彼猫,被“吸”者是高原猫科大家庭里的荒漠猫、雪豹、猞猁、兔狲等。

  1999年出生在山东曲阜的孔玥峤,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虽“领命”远赴千里之外的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吸猫”三四个年头,但“亲手吸猫”的机会少得可怜。

  “荒漠猫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青海、四川等地有分布,但很少有团队开展系统调查。”孔玥峤介绍,2019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联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始在青海片区老虎沟做预调查。

  何故称为老虎沟?老虎沟没有猫科动物老虎生存证据,当地农牧民推测,先民们或把沟内雪豹当老虎,“老虎沟”的名号得以口耳相传。而沟口,则是荒漠猫的天堂。

  “预调查时,我们发现老虎沟沟口荒漠猫比较多,而且主要栖息在人工造林地中。”2020年开始,孔玥峤跟随北京大学李晟研究员团队,将红外相机布设在更广区域,“我们看它喜欢什么样的栖息地,是否只依赖于人工栖息地”。

  身为“捡屎官”,孔玥峤说,团队捡拾不同动物的粪便,以此来推断生物多样性,甚至通过分析DNA来推断其猎物。

  2021年,经官方审批,上述团队在全球首次给十只荒漠猫佩戴卫星跟踪项圈,来“捕捉”定位。“项圈可以告诉我们荒漠猫在什么时候会远离传统栖息地,甚至何时何地喜欢横穿马路,方便我们开展相应的保护工作。”孔玥峤说,如今,研究目标已扩展至荒漠猫“喜欢住在哪,吃什么,什么时候出门,出门干什么”等“琐事”,借此可全方位了解其生态行为。

  “我们有一次去回收红外相机,没办法去县城吃饭。比较惨,我们只能坐在雪地里吃,突然两只荒漠猫从树林里走了出来。”对于机警的荒漠猫,孔玥峤说这种“偶遇”异常难得,“它们看了我们一眼,又回去了”。

  比起孔玥峤亲眼看到荒漠猫犹如“中彩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服务保障中心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新晋“奶妈”张玉珍可谓唾手可得,“我们这里正在救护三只荒漠猫,每顿饭给每只荒漠猫投喂40克鸡胸肉。现在按照专家意见,适当‘加餐’,用牛肉来补充微量元素。”

  正在替换猫砂的张玉珍出生于1998年,面对普通家猫大小的荒漠猫,似乎有点胆怯,“荒漠猫看着有点凶巴巴,但有的时候,它在笼子里跑上跑下,也挺活泼可爱。”

  “造访”人类安置的新家,荒漠猫倒也遵守规矩。“荒漠猫如厕基本都会自觉进入猫砂,不会乱拉乱尿。”张玉珍说,“有时候它也会趴在猫砂盘里,可能猫砂跟野外环境有点像,比较有安全感。”

  救护繁育站站长李全亮介绍:“三只荒漠猫只有两月龄,他们或跟父母‘走散’,难以猎食,才被生态管护员送到站里。野化放归,这是所有‘奶爸’‘奶妈’的共同心愿。”

  说起“吸猫”,特别是对于高冷的“雪山之王”雪豹,李全亮“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2021年,李全亮参与了中国首例雪豹救助放归与科研监测相结合的案例——受伤雪豹“凌蛰”在祁连山放归,“通过卫星项圈定位显示,它曾到过青海省海北州、西宁市、海东市乃至甘肃省等大片区域”。

  但如今,“凌蛰”卫星项圈数据已无法正常回传。

  “成年雪豹有了生存技能后,会开辟自己的领地。我希望‘凌蛰’能够跟其它种群的雪豹结合,生更多的雪豹宝宝。”李全亮笑道。(完)